新闻中心

为你的疑问提供专业的解答

PRESS CENTER

从中国到全球:心脑血管疾病现状全景图与防控关键点

翻开体检报告时,越来越多人会留意到血压数值的波动;和家人聊天时,“控制血脂”“预防中风” 也渐渐成为高频话题 —— 心脑血管疾病早已不是 “老年专属”,而是渗透在不同年龄层生活中的健康议题。据权威数据统计,全球每年因心脑血管疾病离世的人数突破 1980 万,在我国,每 28 秒就有 1 人因脑卒中失去生命,每 10 秒就有 1 人遭遇脑卒中的初发或复发。这种不分国界的健康挑战,正以不同形态影响着全球人群的生活质量。​

我国心脑血管健康面临着 “高患病、低控制” 的双重挑战。我国 18 岁以上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已达 27.5%,相当于每 4 个成年人中就有 1 人受高血压困扰。更值得关注的是,高血压的知晓率、治疗率和控制率仅为 51.6%、45.8% 和 16.8%,防控体系仍有较大提升空间。脑卒中作为我国成年人致残的首要原因,每年导致 220 万人致残,40 岁及以上人群现有患者已达 1242 万,其中 75% 的幸存者会留下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。值得欣慰的是,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已将高血压管理纳入基层医疗重点,通过社区筛查和规范用药逐步改善防控现状。​

全球范围内,心脑血管疾病负担呈现显著的地域差异。欧美等发达国家通过多年防控,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从 1990 年的每 10 万人 358.4 人降至 2022 年的 233.2 人,下降幅度达 34.9%。但美国心脏协会 2025 年报告显示,心血管疾病仍是该国首要死因,2022 年直接医疗成本已达 2333 亿美元,肥胖和糖尿病的高发成为新挑战。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,东欧地区年龄标准化死亡率高达每 10 万人 432.3 人,是亚太高收入地区的 6 倍,反映出不同经济水平下的防控差距。​

从风险因素看,高收缩压已成为全球心血管疾病的首要威胁,预计到 2050 年将导致 3.25 亿残疾调整生命年损失。我国高血压的年轻化趋势与不良生活方式密切相关,而全球范围内高 BMI(体重指数)和高血糖的增长速度令人担忧,分别预计增长 88.0% 和 89.7%。这种 “全球联合流行病” 在低中等收入地区更为严峻,南亚、北非及中东成为重灾区。​

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,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控都已超越医疗范畴,成为社会共同责任。欧美通过控烟立法、健康食品推广等公共政策取得成效,我国则在基层医疗网络建设上持续发力。对个人而言,保持健康饮食、规律运动、控制体重等生活方式干预,比任何治疗都更为有效。正如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揭示的,这些可调控的风险因素,正是我们对抗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突破口。​

心脑血管健康的守护,需要个人意识与社会支持的双向奔赴。从定期监测血压到参与社区健康管理,从改善饮食结构到坚持适度运动,每个人的一小步,终将汇聚成全球防控的一大步。​

创建时间:2025-09-13 09:19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健康资讯    从中国到全球:心脑血管疾病现状全景图与防控关键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