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闻中心

为你的疑问提供专业的解答

PRESS CENTER

久坐熬夜怕 “心脑” 亮红灯?6 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,早懂早防护

当我们在办公室久坐加班时,当餐桌前举杯畅饮时,当深夜里刷手机难以入眠时,一种无形的健康威胁可能正在悄然逼近。心脑血管疾病作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,正以高发病率、高致残率的特点影响着 millions 人的生活。但好消息是,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,部分地区如重庆荣昌区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已呈现逐年下降趋势,从 2022 年的 788.52/10 万降至 2024 年的 735.63/10 万。了解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类型,是守护健康的第一步。​

高血压被称为 "无声的压力",成人收缩压≥140mmHg 和 / 或舒张压≥90mmHg 即可诊断。它常以头晕、头痛、颈项板紧为主要表现,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损害心、脑、肾等重要器官。长期血压控制不佳会引发心力衰竭、脑卒中等严重并发症,而限盐饮食(每日≤5g)、规律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能有效控制血压。​

冠心病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心脏 "供血不足",典型症状为心绞痛,严重时可发展为心肌梗死。通过心电图、冠状动脉造影等检查可明确诊断,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药物、介入手术等多种方式。值得注意的是,高血压、血脂异常都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,控制这些指标能显著降低发病风险。​

脑卒中(中风)则像一颗 "定时炸弹",分为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,具有发病急、变化快的特点。识别卒中可遵循 FAST 原则:面部下垂、肢体无力、言语困难时,应立即就医。数据显示,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急性期病死率约为 5%~15%,但及时的静脉溶栓和康复治疗能显著改善预后。​

心力衰竭是心脏的 "疲惫不堪",表现为呼吸困难、乏力和水肿等症状。通过检测血浆脑钠肽(BNP)水平可辅助诊断,而利尿剂、ACEI 等药物能减轻心脏负担。女性多于男性的发病特点提醒我们,不同人群需要针对性的防护措施。​

房颤作为 "卒中推手",让患者的卒中风险增加 5 倍,约 20%-30% 的缺血性卒中与之相关。这种心律失常使心房无法有效收缩,容易形成血栓,65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 5%-10%。通过 CHA2DS2-VASc 评分评估风险,规范抗凝治疗能有效降低危害。

预防心脑血管疾病,需要建立 "饮食 - 运动 - 监测" 的健康三角。《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(2024)》建议保持 BMI 在 18.5~23.9kg/m²,增加全谷物和新鲜蔬果摄入,每周进行适度有氧运动。定期监测血压、血糖和血脂,早期干预危险因素,能让我们远离这些隐形威胁。​

健康是一场需要终身管理的马拉松。从了解这些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开始,将科学防护融入日常生活,我们就能为自己和家人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。每一份认知的积累,都在为生命健康增添保障。​

创建时间:2025-09-12 08:31
浏览量:0
首页    健康资讯    久坐熬夜怕 “心脑” 亮红灯?6 种常见心脑血管疾病,早懂早防护